在英語系國家怎麼找工作?常見的海外求職管道

在國外找工作的管道非常多。除了平常熟悉的求職平台之外,與獵頭接洽、參加就業博覽會與職涯分享會,或是請在職員工幫你內部推薦,都是海外蠻常見的求職管道。

本文將根據自身經驗,介紹適用於英語系國家的求職管道,以及需要注意的眉眉角角。

求職平台

台灣的求職平台大家一定不陌生,我之前在台灣最常使用的 104CakeResumeYourator 都有刊登海外職缺。

其中 104 涵蓋的國家與區域最完整,基本上涵蓋了各大洲的職缺,且搜尋容易,輸入關鍵字與職務類別就可以過濾出適合的職缺;而 CakeResumer 與Yourator 則以日本、韓國、印尼等國家的職缺為大宗,有興趣前往東北亞或東南亞工作的人非常適合。

除了上述幾個台灣常見的求職網,也可以透過海外求職平台搜尋相關職缺。像 Glassdoor、Indeed 這類大型求職網站在多數英語系國家都通用,不論是英、美、加、紐奧,甚至是不少其他歐洲國家,都有刊登當地的職缺。

|延伸閱讀:求職者必備!5 個我最常用的英國求職網站

社群媒體

社群媒體也是常見的海外求職管道之一,而在這裡要分享我最常使用的 LinkedIn。

Linkedin 的性質有一點像專業版的 Meta (前身 Facebook),可以在個人頁面放上自己的學經歷、考取的證照、語言與技能,以及曾發佈的貼文或文章、個人網站與作品集等資訊。

此外,Linkedin 也可以讓你追蹤不同人或公司頁面,並邀請他人與你建立關係 (connection)。這個功能有利於建立人脈,尤其是求職時若把個人頁面開放 “Open to work”,可以大大增加被公司人資或獵頭找上門的機會。

而 Linkedin 本身也是個求職平台。若想瀏覽職缺,可以直接在搜尋欄輸入職位名稱、地點等資訊,同時還能設定通知,若有符合自己所設條件的職位就會收到職缺通知。 

最後,若想在社群平台上找工作,Meta 有不少海外求職群組,上面都會有人分享職缺。但近幾年詐騙盛行,社群平台上的職缺務必謹慎以待。 

獵人頭、人力仲介

如上述所說,在 Linkedin 上如果開啟 “Open to Work”,就有非常大的機會被人力仲介、獵頭或公司內部的人資找上,是大幅增加自身曝光率的方式。我先前的文章分別訪問了在海外擔任獵頭顧問與企業人資的台灣人;文章內有分享求職者該怎麼增加曝光率讓獵頭找上門,以及企業人資如何過濾求職者的履歷

|延伸閱讀人資工作內容有哪些、人資都怎麼篩選履歷?

此外,也可以透過 Hays、Michael Page、The Candidate 等人力仲介公司投遞履歷,通常獵頭公司官網也會放上職缺。

|延伸閱讀如何找到優秀人才?獵頭顧問解密

就業博覽會

不少城市一年當中都會不定期舉辦一些就業博覽會,有時候會分產業別舉行,有時候則是多個產業同時駐點。就業博覽會的好處是可以和不同產業的公司代表有面對面的互動,是拓展人脈的好時機。

如果想搜尋自己所在區域是否有就業博覽會,通常直接 Google “job fairs in __” 就會出現很多選項。

Google 搜尋當地求職博覽會示意圖

除此之外,也很建議下載 Eventbrite 的 APP,看看是否有所在城市的是否有就業相關活動。Eventbrite 也常常會有不同公司為推廣自家產品或服務,舉辦的說明會或論壇。這些活動通常都開放所有人參與,也非常推薦。主動參加活動除了能增加自身曝光率之外也可以藉此拓展人際關係,或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內部推薦

在台灣,內部推薦這類求職管道常常被貼上「走後門」的負面標籤。但在海外求職,內推是常見的管道之一,因此我非常鼓勵大家主動經營自己的人脈,增加內推的機會。

拓展人脈這件事無須太刻意,從平時的社交場合與聚會中就可以慢慢累積。如果正值求職衝刺期,或是遇到在理想公司內任職的人,或許可以先詢問對方是否願意和你聊聊 (常常稱為 coffee chat)。

不少海外台灣人近幾年也有內推互助網,發跡於美國的 NEX 台灣未來基金會就有特別為此開設線上求職內推平台,讓海外工作中的台灣人註冊成為推薦人,為有內推需求的求職者提供資源。

如果想找英國的工作機會,在英國深耕多年的 Fernando 也準備了一份英國歐洲-歹晚郎內推互助懶人包(台灣人專屬職缺內推清單,專為歐洲國家的台灣求職者提供內推機會。

|延伸閱讀想在英國工作嗎?先了解在英國工作的優點與缺點

常見問答

工作可以去哪裡找?

海外求職管道非常多,本文介紹了英語系國家較常見的找工作管道,包含:透過台灣的人力銀行、海外求職平台、社群媒體、獵頭與人力仲介網、就業博覽會、在職人員內推等方法找工作。

哪個平台最好找工作?

我個人認為最方便又好用的求職平台是 LinkedIn,它結合社群媒體、求職平台、線上學習平台、部落格於一身,非常適合專業人員累積人脈與產業內曝光度。我目前的工作就是在 LinkedIn 上找到的。

|延伸閱讀英國找工作難嗎?求職成功經驗談

台灣和國外找工作最大的差異是什麼?

台灣和國外,尤其是英語系國家的求職過程有很多不同,個人認為最大的差異是花費的時間。以英國為例,通常至少會面試三次以上,確定應徵者符合各方條件,才會確定錄用。這個過程花費的時間少至兩、三週,長至一、兩個月都是有可能的。

有哪些網頁能找到有關職業工作相關資訊?

除了常見的求職平台之外,本文介紹的獵頭人力仲介公司網站以及 Eventbrite,都提供相當多工作相關資訊。

喜歡我的文章?那就分享出去吧!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