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英國求職失敗後,領悟的 3 件事

我們總習慣在社群媒體上讚頌成功,卻鮮少提及失敗。

2020 年 12 月份,我剛從曼大口譯研究所畢業。當時由於求職進度一直不如預期,經歷了許多心理上的拉扯與痛苦。當時的我決定分享英國求職失敗的心路歷程,希望透過這些文字鼓勵正在努力的大家:你已經很棒了。

前情提要

2020 年 9 月份提交論文後,我便踏上身心疲憊的英國求職之旅。當初給自己三個月的時間找工作,若仍無下落就必須在學生簽證到期之前返台。然而我不但求職未果,心理上的焦慮感與壓力還嚴重影響了個人健康,甚至擴大影響了身邊的人,因此我決定將期限提前一個月,停止求職。

|延伸閱讀:求職者必備!5 個我最常用的英國求職網站

不意外地,才剛終止求職,我的身心理狀況、睡眠品質、情緒,都有了明顯的變化,好轉起來。回顧過去這兩個多月,找工作的過程漫無目的,生活也失去了方向。反而是停下腳步後,我開始找回每天過日子的動力。

這段時間我不斷自我分析,也評估了自己的專業領域以及英國現況,認清這個地方目前就是沒有屬於我的一席之地。但更重要的是,我意識到自己若要追求理想工作,擁有健康、穩定的個人狀態是必要前提

本文將簡述我在英國求職失敗後,領悟到的 3 件事。

1. 正視自己的健康,尤其是心理健康

英國自三月底封城後,唯一和我有線下互動的人是我當時才剛認識並同居的另一半。即便我身邊已經有個陪伴,也自認是不熱愛社交的獨處高手,我的心理健康依舊受到影響。當時英國疫情爆發,原計劃在疫情衝擊下全面改變或取消,心情上的失落感跟著我過了半年之久。那段時間我的情緒起伏開始變大、本身就是高敏人的我變得更敏感、也開始從日常中的不順遂做無謂的聯想,覺得自己的人生盡是不順利。我開始陷入膠著——想在英國找到全職口譯工作、拿工作簽、陪另一半,但也深知英國中英口譯市場遠小於台灣,幾乎沒有我能發揮的空間。此外,我也陷入自我懷疑,開始認為求職受阻的一切原因皆歸咎於自身能力不足。

我第一次意識到自己的心理狀況可能出問題時,是我開始毫無來由地哭泣,並感到絕望的時候。我知道我已經沒有能力和自己對話,或和另一半、朋友溝通聊天解決我的狀況,因此開始求助於第三方。考慮到心理諮商費用太貴,我求助的管道皆無需太多花費。以下我將介紹對我而言相當有用的諮商方式:

英國慈善諮詢中心 Samaritans

Samaritans 是英國的心理諮詢中心,由兩萬多名受訓志工組成。只要你覺得自己有焦慮、憂鬱、壓抑等負面情緒出現,或是有輕生念頭,皆可透過此平台尋求幫助。諮詢方式包含面對面諮詢、電話諮詢、電子郵件通信,以及郵寄通信。所有諮詢管道皆免費。若你也在英國求學、求職,且出現以上狀況,非常推薦此平台求助。(但若症狀加劇,請一定要諮詢專業醫師)

諮詢管道如下——

撥打號碼 (需使用英國門號):116 123

此號碼為 24 小時熱線,採一對一諮詢。

電子郵件:jo@samaritans.org

我本身是採電子郵件通信的方式進行諮詢。收件人統一代稱為 “Jo”,但不一定是同一位志工在和你通信。在寄送第一封電子郵件時我主要敘述了自己的現況、想法,以及面臨的問題,大約兩個小時後即收到回覆。我的諮詢時間大約持續了一個月,便稍微有了好轉。

郵寄通信,地址:
Chris
Freepost RSRB-KKBY-CYJK
PO Box 9090
STIRLING FK8 2SA

使用心得:

我選擇透過電子郵件的方式進行諮詢,一方面能直接紀錄自己的情緒起伏,一方面我也有更多空間與時間整理自己的思緒。諮詢過程中可以感受到接收者是站在百分之百客觀的角度傾聽 (閱讀) 自己的想法。對方會不斷地問我「你覺得你有這種想法、情緒的原因是什麼?」,並鼓勵我對自身感受多做描述、自我挖掘。

尋求第三方協助的最大好處是,你和對方素未謀面,在諮商過程中他們不會進入「解難模式 (Problem Solving Mode)」給你建議或批評,而是全心全意地聆聽。這一點是親人、朋友或許無法做到的 ——並非因為他們不瞭解你,而是因為太在乎你,以為提供建議是對你最好的幫助,然而這些建議與道理我們早已心知肚明。這時請不要排斥諮商,多花一些時間照顧自己的心理健康吧。

2. 尊重自己的底線

求職期間我一睜眼便開始刷 LinkedIn 和 Glassdoor,只要有空閒時間都在瀏覽職缺,幾乎把它當作 Instagram 在使用。即便白天花上大把時間看影集、看書,好似在放鬆,但心裡依舊掛念著找工作,無法充分休息。這樣的求職方式其實非常不健康,因為求職本身即一份「工作」。若要在休息時放鬆心情,精神上必須完全抽離求職狀態,甚至適時地轉換環境、外出走走、與人交談,這些是我在求職期間未能做到的。因此,除了替自己設定求職期限,更重要的是找出自己能負荷的壓力底線在哪。有些人一週花三天集中精力找工作,便已精疲力盡;有些人每天花上五、六個小時求職,仍心有餘力。最重要的是自己的心理狀態是否能承擔。

這讓我想起之前讀到的一段文字 (以下翻譯成中文):

想像自己拿著一杯水,
拿一分鐘可能不是問題。
拿一小時,你會開始覺得手酸。
拿一整天,你可能整隻手都麻掉了。

水杯的重量完全沒有增加,但你拿越久,會感覺它的重量越重。

生活中的壓力和顧慮就像這杯水。
想著想著,
一開始什麼事都不會發生。
久而久之,
你會開始覺得心累。
而當你整天只想著這些壓力與顧慮,
你便會感到無能為力。

趕快放下這杯水吧。

——改拿酒杯!(誤,這句是我自己加的)

英文原文:

Imagine you’re holding a glass of water,
if you hold it for a minute, it’s not a problem.
If you hold for an hour, you’ll have an ache in your arm.
If you hold it for a day, your arm will feel numb.

The weight of the glass doesn’t change, but the longer you hold it, the heavier it becomes.

Your stress and worries in life are like that glass of water.
Think about them for a while,
and nothing happens.
Think about them a bit longer,
and they begin to hurt.
Think about them all day long,
and you’ll feel incapable of doing anything.

Put the glass down as soon as possible.

(來源:IG @psychologyposts_)

回顧過去這段時間,我發現求職這份壓力其實早在 2020 年初就有了。或許當時還未察覺,但隨著這份擔憂在潛意識中越來越有存在感,我的心情也越來越焦慮,且開始出現極度負面的想法。因此不要吝嗇給自己喘息的時間和空間,凡事過猶不及,要尊重自己的底線。

3. 放掉得失心

不要計較自己因為疫情失去了什麼,更不要拿自己的狀態和別人做比較。

英國第一次封城起,所有課程皆改為線上教學,原定的實習機會也一律取消。這讓起初便因為此實習機會而遠赴英國求學的我深受打擊並失望透頂。好像我付出的所有努力、時間、金錢,都因為這場疫情付之一炬;我覺得自己白白浪費了一整年的時間和學費,失去得好多、應得的太少。此外,性格本就愛與人比較的我,變得更鑽牛角尖,總是拿自己的挫敗與別人的成功做比較。不過事實是,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時區,拿他人現階段的成功和自己現階段的失敗做比較,毫無意義。而一味地去想自己失去了什麼,讓我忽略了這段時間的收穫,以及我早已擁有的一切美好。

少了得失心與較勁心之後,我總算開始正視自己內心的問題,也因疫情而有了更多時間與自己對話、審視自己;我學會接受所有計畫被打亂的事實,也學著放慢腳步;我允許並試著接受自己的軟爛以及生活中的不完美。找不回前進的動力不要緊,我依舊在路途上,只是在休息站稍待一會,很快便能再度啟程。

結語

環境使然,我們習慣推崇成功者,卻忽略這些光鮮亮麗的背後往往狼狽不堪。當我們不斷地努力讓自己看起來毫不費力,不知不覺就讓自己病了。每次成功的背後總有千萬次的失敗,而失敗也值得喝采。所以如果看完這篇文章你也有同感,沒關係,我們都還在路上。

 


如果你已經準備好繼續努力,不妨參考下列文章,內容分享了我在英國二次求職的經驗與所學。沒關係,慢慢來,我們終究會找到自己的步伐前進。

|延伸閱讀:英國找工作難嗎?求職成功經驗談

喜歡我的文章?那就分享出去吧!